实验室承办“从通信到传播,智能媒体时代信息触达的思维升级”战略研讨会

时间:2023-10-11浏览:131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从通信到传播,智能媒体时代信息触达的思维升级”战略研讨会


2023年10月11日,中国传媒大学在学术会议中心V02报告厅举办了“从通信到传播,智能媒体时代信息触达的思维升级”战略研讨会。应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勤教授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北京邮电大学讲师徐野等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与我校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我校党委书记廖祥忠教授和副校长王晖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我校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院长、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叶龙教授主持。

会上,廖祥忠书记感谢各位专家的到来,并介绍了我校在信息传播领域的优势和特色,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他表示,希望位专家能够给予指导和支持,并与我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开展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

王晖副校长分析了智能媒体时代的三个特征:四元社会促进人工艺术融合,信息传播转变需媒体技术升级,社会治理国际传播需可控应用模式。他强调了国重实验室的宗旨是用自然科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他还介绍了国重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如5G广播和可解释的音视频鉴伪等,并期盼与张平院士在这些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廖祥忠书记、王晖副校长致辞

张平院士介绍了现代语义通信和6G,特别是AI赋能移动通信。他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次分析了通信系统的发展,指出了传统通信只关注符号的传输,而忽略了信息的含义和目的。他认为语义通信可能是一种能够贯穿整个通信系统的手段,实现无所不在的智能。他还展示了一些学术和产业方面的进展和挑战。

吕锐教授分享了他对现代信息传播网络中知识处理和传播机理的研究。他说,信息论之父香农为了构建数学框架,只关注消息的符号形式,而忽略了其内容、语义和情感。他用随机数学模型把通信系统中的复杂关系简化为可计算的抽象形式,奠定了通信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框架。但他也留下了两个挑战:一是如何测量和表示语义和情感;二是如何在未来“人人智联”的多元复杂环境下,准确高效地重建符号。吕教授基于广义自连续的Choquet积分收敛定理,提出了知识处理的抽象框架和传播事件的数理模型,并介绍了其在虚假和不良信息治理中的应用。

张远教授阐述了通信和传播的区别与联系,指出通信是以数据为驱动的,目标是实现精确的数据恢复,而传播是以认知为驱动的,目标是实现观念和意义的传递。张远教授认为,信息传播科学是一个信息传播效能实现过程的技术理论和方法学,它涉及内容、媒介和认知三个要素,以及可控性和控制方法两个问题。她接着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过程和研究方向,并展示了一些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如互联网情绪传播理论、计算仿生学、网络空间认知测绘等。张远教授表示,国重实验室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智库,为国家在网络空间认知博弈中提供长期研究和快速反应的能力。

张平院士、吕锐教授、张远教授作报告


刘剑波教授、颜金尧教授、张勤教授、叶龙教授发言

会议最后,各位与会专家围绕通信、传播、人工智能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就颜金尧教授、刘剑波教授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会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我校在信息传播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